已收藏,可在 我的資料庫 中查看
關注作者
您可能還需要

分享一個蝦皮shopee的運營策略

分享一個蝦皮shopee的運營策略

我在第二次的獨立站復盤中提到,我的臺灣一站因為選品方向錯誤,導致潛在市場太小,所以這兩周我基本就忙著尋找延伸產品和美國站的裝修。

在尋找延伸產品的時候,我發(fā)現了一款產品A,在蝦皮上面,基本上跨境店鋪都是賣300臺幣左右,利潤只有大概10%。但是有一個臺灣本土的店鋪(雖然也可能是國人在賣,但是從細節(jié)上看,大概率是臺灣人),卻賣1800,而且產品一模一樣,銷量卻比他們都高。

這就是我想先說的一個重點。

其實很多時候,我們都會被某個刻板印象給固化思維了。比如拼多多就是低價,蝦皮就是比拼多多還拼多多。

雖然大環(huán)境確實是這樣,但就是有人在拼多多和蝦皮上面賣高價產品,而且還活得很滋潤。

在一個低價的平臺上面,因為帶著刻板印象,所以我們就覺得蝦皮就是低價,所以就用erp批量上產品,標題,主圖,詳情內容抄抄抄,然后刷幾單,出了一些單子之后,發(fā)現sb客戶竟然還退貨了,得,倒貼錢,真是垃圾平臺!

當大家越是形成共識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從一個角度來,這個事情往往也隱藏著另一種機會。

簡單來說,就是當大家都這么敷衍對待產品的時候,你用心去做,其實你就是異類,你就會獲得褒獎。

因為客戶也是人,但是商家卻不把客戶當“人”去看待,而這個時候我們站了出來,給到客戶漂亮的主圖,工整的詳情頁,美妙的服務,然后,就是價格高那么一點,客戶也會接受的。

這就讓我想起了當時在廈門線下見面會上,有人問國民哥哥,亞馬遜現在不好刷單了,你們怎么做的。國民哥哥說,可以做faq,可以做細節(jié),做好了,單子就有了,亞馬遜并不是只能靠刷單。

同樣地,我在蝦皮上也一直是這么操作的。

把標題、主圖、詳情頁做好,前期價格和同行差不多,然后開廣告。等出了一些單之后,有了基礎評價之后,再漲價。然后再積累一些評價,再漲價。

當然,把基礎做好是不夠的,想要支撐更高的溢價,還要想出一些與眾不同不同的賣點,或者是搭配銷售,送贈品(我在銷售的所有產品,都會送贈品,而且一開始先不告訴客戶,等客戶收到后,一般都會比較驚喜,評價也會比較好)。

而且當你把整個商店作為一個品牌(不是那種雜貨鋪)來看待操作的時候,往往客戶的信任度也會更高,新品也就能更快出單。

通過這樣的方式,我提煉了這個本土賣家產品的優(yōu)勢,把細節(jié)做到更到位,突出賣點,然后我就上架了產品A,一開始賣280,因為價格低,上架第一天就出單了,陸陸續(xù)續(xù),每天都有三四單。后來因為考慮到運費可能會比較高(可能導致虧損),我沒有等到第一個評價出來(由于做的是本土店,所以從采購到運到臺灣送達,差不多要15天),我就把價格漲到了1200,還是依然能出單。

分享一個蝦皮shopee的運營策略

圖片來源:微信

所以我本身還是相信這個策略是ok的,因為我這個店鋪運營的比較仔細,所以我沒有按照上評價-漲價-上評價-漲價的這個方式慢慢來,比較粗暴就直接調價了。

總結一下,把細節(jié),服務做好,搭配獨特的賣點,即使是低價的平臺,也能賣出高價。沒有什么策略一定是對的,當大家都把心思花在刷單的時候(做蝦皮我都沒刷過單),你把心思花在產品上,不但更安全,還能創(chuàng)造出更高的溢價和利潤。

(來源:希聲碎碎念)

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!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,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。?

分享到:

--
評論
最新 熱門 資訊 資料 專題 服務 果園 標簽

收藏

--

--

分享
希聲碎碎念
分享不易,關注獲取更多干貨